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互动交流知识库

福建境内有哪些著名的窑址?

来源: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11-30 15:01      点击数:      字体:          默认
来源: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11-30 15:01     
点击数:{{pvCount}}      字体:          默认

来源: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4-11-30 15:01

点击数:

字体:          默认

  武夷山竹林坑原始瓷窑址 

  竹林坑窑址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黄柏村官埠头自然村西侧几座山头上。2011年、2014年,福建博物院、武夷山市博物馆、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两次对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85平方米,共揭露3处窑炉遗迹和1处作坊遗迹。出土遗物主要为原始瓷器,器型以豆为主,少量罐、尊等。

  根据浙江、福建等地墓葬与遗址中出土的同类器物判断,竹林坑窑址的年代为西周早中期至春秋早期。窑炉遗迹保存完好,出土器物特征鲜明,为研究我国商周时期原始瓷窑炉的结构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探索各地发现的原始瓷器的产地、年代、工艺等问题创造了条件。

  浦城猫耳山窑址 

  猫耳山窑址位于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所在盆地西南。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南平市博物馆、浦城县文化馆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05年9~12月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夏商时期窑炉遗迹9座(编号Y1~Y9),出土大量的文物标本。出土陶器主要有罐、豆、盆、钵、釜、盅等,器表多施黑衣,饰网格纹、条纹,并见刻划符号。年代应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商代早期,大约距今3600年前。

  猫耳山窑址是当年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夏商时期陶窑之一。猫耳山窑址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且在2013年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阳水吉建窑遗址 

  建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1989~1992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晚唐、五代、两宋至元初的多座窑炉遗迹,发现了目前国内最长的古代龙窑。

  考古发掘表明建窑在唐、五代烧造青瓷,宋代盛烧黑釉盏、至南宋末改烧青白瓷。其产品曾远销东亚,对日本茶道产生重大影响。该遗址为研究中国陶瓷史、中国古代窑业技术史以及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2001年建窑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