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虽然有了一些史前文化遗存的发现,但所积累的资料还相当有限,学术界对这一区域史前文化遗存的认识还处在朦胧之中。由于对考古学文化认识水平的局限,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印纹陶文化”这样内涵和外延都不严谨的称谓。6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的曾昭燏、尹焕章先生首先提出“昙石山文化”,以替代“印纹陶文化”的称谓,用以代表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发现的早期考古学文化。这一概念比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已知的考古学文化命名都早。60年代中期,学术界对考古学文化的特定含义有了界定的基本标准,即考古学文化“是某一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的文化在物质方面遗留下来可供我们观察到的一群东西的总称。”是一种具有时间、空间和考古遗存群体特征的三位一体的基本单位,并且可以与族的社会单位联系在一起,赋予其社会历史的含义。“昙石山文化”的命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确立,并写入了中国考古学教科书。从而,昙石山遗址就成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被命名、最具地域代表性的原始社会晚期文化-“昙石山文化”的命名地。
省政府部门网站
本省文旅系统网站
直属单位网站
其他链接
省政府部门网站
本省文旅系统网站
直属单位网站
其他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3 闽公网安备 35000899002号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闽ICP备13006805号
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邮编:350001您是第{{siteCount}}个访问者
版权所有: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Copyright©1998-2024主办单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