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福建滨海旅游联盟工作会议在宁德市霞浦县召开。会上,福建沿海六市一区(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平潭)文旅部门共同成立了福建滨海旅游联盟。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发布“1号滨海风景道”标识,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1号滨海风景道”23大类注册商标,做大做强“海上福建”。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吴立官、省体育局副局长唐佑明、省交通运输厅综规处处长高军刚出席会议。
在会上,省文旅厅一级巡视员吴立官表示:“今年6月8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天我们就在最美滩涂的霞浦召开会议,成立福建省滨海旅游联盟,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海洋经济、文旅经济’要求的重要举措。”
福建省作为海洋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沿海有3752公里海岸线,位居全国第二,海岸曲折率1:7.01,全国第一,截止到2021年,滨海六市一区3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共计约181个,发展包括滨海旅游、近海旅游和远洋旅游的海洋旅游前景广阔。
“十四五”期间,沿海六市一区将以1号滨海风景道建设为主线,发挥滨海联盟集群力,按照“一市一主题、市市有示范”的思路,以“靠近海岸、资源密集、路段连续、彰显特色”为原则,全面加强和相关部门深度融合,在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发挥好、协调好联盟作用,形成以抓滨海旅游助力城市发展新窗口、文化创新新舞台、休闲消费新空间、产业升级新高地,做大做强做优“海上福建”,共同绘就高质量福建海洋旅游景观图。
发挥滨海旅游联盟作用。为进一步发挥滨海旅游联盟作用,吴立官巡视员提三点建议:
一是构建共建共享联盟。研究出台促进地区滨海发展的相关政策,共同致力“五个一”工程,积极探索可推广、可复制、有特色、有品位的滨海旅游发展模式。
二是打造高质量供给和服务体系。打造1号滨海风景道休闲带为核心,串联“国家公园+世界遗产+海岸海岛”等优质旅游资源,打造鱼骨状的区域间的自驾环线,引导游客参与“1号风景道,最美记忆,共同缔造”活动,让游客真正慢下来、闲下来、住下来、玩起来。
三是强化全域服务保障体系。以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集散中心和公厕等公共配套服务建设为抓手,实现交通枢纽、旅游景区游客中心功能与游客需求有效对接,把滨海风景道打造成示范工程、精品景区、品牌集聚的滨海休闲带,实施多元精准“清新福建·自在山海”滨海休闲品牌营销体系,吸引一批有实力、有文化、有经验的投资者和管理团队参与滨海休闲度假带旅游项目建设和发展。
正式发布1号滨海风景道宣传片。在会上,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1号滨海风景道宣传片。1号滨海风景道是指以G228国道福建段为主的鱼骨状风景道和平潭环岛生态廊道。依托1号滨海风景道、福厦高铁和厦门邮轮母港,已基本形成观光、休闲、度假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滨海旅游产业体系。沿海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平潭六个地市一区形成“有福之州”“海上花园 诗意厦门”“花样漳州 诗画海岸”“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妈祖圣地•美丽莆田”“地质大观•山海宁德”“平潭放心来自在游”为主题的静谧海峡、荟聚精品的“清新福建”“全福游 有全福”滨海产品体系。
共同签署《福建滨海旅游联盟章程》
沿海六市一区文旅部门共同签署了《福建滨海旅游联盟章程》。根据《章程》,联盟将以1号滨海风景道(以G228国道为主的滨海风景道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岛生态廊道)建设为主线,共同打造“五个一”工程,包括以下内容:1. 打造一个以1号滨海风景道为主的大旅游IP,串联省域山海自驾大环线,2.构建一个衔接顺畅、快进慢游的立体交通体系,实现互通共享全域服务,3.开发一批体验丰富、业态创新、便捷智慧的“清新福建·自在山海”滨海旅游产品,实现滨海旅游品质国际化,4.实施一个跨部门、跨地域、全系统的协同破圈品牌营销体系,5.搭建一个分层次开发建设、全社会协同参与全要素共享服务的滨海旅游大平台,积极培育海洋、文旅经济新增长点,做大做强“海上福建”。
会上,省公路中心朱祖科副主任详细介绍了G228滨海风景道的总体情况、实施方案,并对下一步深化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出具体意见;省体育局唐佑明副局长从深化体育与文旅融合发展、扶持滨海体育旅游品牌、推进滨海特色体育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发展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作了很好的指导;沿海六市一区文旅部门领导就围绕做大做强滨海旅游作了发言。
六市一区在发展滨海旅游方面成效明显。福州市结合“海上福州”建设,重点突出蓝色海滨度假休闲带建设,加快福州中国邮轮旅游试验区、滨海新城滨海旅游度假带、琅岐国际生态旅游岛、环马祖澳旅游区、罗源湾(松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滨海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沿马尾、长乐、福清、连江、罗源海岸线滨海风景道,打造一批休闲游憩相宜的美丽海湾。厦门市着眼高品位打造国际滨海花园旅游城市,坚持将滨海旅游作为旅游业第一产品系列,重点发展海上邮轮游、游艇帆船运动等,成立厦门路桥海上运动学院,加紧建设环东海域水上运动项目,加快推进海上世界、丙洲岛复游城等项目建设。漳州以守护海岸、海湾、海岛、海滩、海水“五海”资源,将“海湾蓝”和“海岛绿”为底色绘制“花样漳州、诗画海岸”新名片,加强滨海旅游统筹规划和建设,高标准推进滨海旅游景区工程、服务设施项目和旅游综合体建设。泉州以提升“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影响力,突出泉州古城旅游发展核,培育环泉州湾“海丝”文化旅游区,推进惠屿岛、大坠岛、大佰岛等旅游开发,鼓励滨海运动俱乐部和海洋运动基地建设,加快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公园、刺桐古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莆田通过举办文旅经济发展暨招商推介会活动,围绕海洋、生态、乡村等旅游新业态,策划南日岛燕里沙滩、南日文化广场项目、西罗盘等十八列岛等开发建设项目。宁德深入推进滨海旅游资源开发,重点推进霞浦县马刺岛旅游开发项目、霞浦东冲半岛外海道路工程、三都澳现代渔业海上田园综合体示范区项目、福鼎市太姥山镇牛郎岗旅游景区提升项目等重点滨海项目,建设发展山海观光、主题游乐、科普研学、滨海度假、康养医疗、文化休闲,积极探索渔旅、民宿+摄影等融合发展模式。平潭以“两岸间·大海边·游岛玩海平潭蓝”品牌为总揽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了仙人井、将军山、石牌洋、坛南湾、龙王头、“6.8”文旅小镇、长江澳、象鼻湾等一批旅游景区景点,初步构建起海洋游、文体游、购物游、乡村游、医养游等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据上报统计,全省现正在建设的重点滨海旅游项目共53个,总投资约683亿元,主要投在滨海旅游度假区、渔旅融合、度假休闲酒店等项目。
近年来,福建省以“清新福建”“全福游 有全福”的总品牌为引领,积极整合多元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为广大游客打造可休闲度假、可研学、可运动、可生活的优质滨海旅游产品,不断拓展滨海旅游产业链条,打造了宁德霞浦、福州鼓岭、平潭岛、莆田湄洲岛、泉州惠安、厦门集美、漳州东山等七大滨海休闲示范区,推出了山海大观度假线、人文海峡度假线、海岛休闲度假线、海丝文化度假线、闽南风情度假线等五条滨海旅游精品线路,全力打响“福州纳福之旅”、“厦门万国之旅”、“漳州蔚蓝之旅”“泉州海丝之旅”、“莆田疗愈之旅”、“宁德秘境之旅”、“平潭艺术之旅”等七大滨海旅游品牌,着力构建福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厅资源开发处、省旅游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