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2022年闽台青年朱子文化研学营圆满收官。为期七天的研学活动中,来自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以及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40多位闽台青年学子走进朱子诞生地三明尤溪、来到朱子理学发祥地南平武夷山通过交流分享、文化参访、非遗体验等方式深入研习朱子文化。两岸青年学子们追寻朱子足迹,学朱子家训,行朱子家礼,品朱子家宴,说朱子故事,创排情景剧,品理学茶香,探寻朱子文化真谛,共同赓续中华文明,取得了良好成效。
精彩开营凸显朱子文化独特地位。本次研学营特别选在武夷山市五夫镇紫阳楼——朱子故居前开幕。开营仪式恰逢朱子农历诞辰892周年,省文旅厅副厅长肖长培、南平市副市长林湫在致辞中指出,朱子文化是继孔孟文化之后的中国文化地标,是福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连接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灵纽带。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从绵延八百多年的朱子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厚植新时代家国情怀,让两岸青年学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开营仪式邀请了南平市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现场演绎《九曲棹歌》《观书有感》《春日》,将朱子名篇以南词说唱、舞蹈表演、情景颂咏等形式流畅衔接,曲、诗、乐、舞的完美交融,让现场来宾大饱眼福的同时,感受到了朱子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了对朱子思想的理解。启动仪式上,嘉宾共同点亮朱子著作,寓意着对两岸青年共同弘扬中华经典,传承朱子文化的期盼。全体师生行“朱子敬师礼”,以笃敬之心缅怀理学先贤,感受中华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我觉得朱子鲜活起来了。”营员王亚轩说,“思想、文化、技艺的碰撞,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闽台青年们走进下梅古民居
深度研学感悟朱子文化全新魅力。创意研学中,青年学子们先后参访了朱子文化园、朱子文化非遗展示体验馆、朱子故居、兴贤古街、朱熹纪念馆,观摩了历代理学摩崖石刻,在行走中近距离感受朱子文化情怀。此外,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朱子学会顾问朱清讲授《中华家训与朱子家训》、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同文书院院长章一定讲授《走进朱子》,讲座以浅显易懂的语言、鲜活的时事案例,旁征博引、以古鉴今让营员们了解朱子生平事迹,体悟先贤优秀思想。来自华侨大学的王文卓同学在分享中表示,此次研学活动让自己对朱子有了更立体的了解,也让她明白了“研学”二字的意义。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张国强表示,这次研学营有不少是台湾的学生,觉得很亲切,大家在行走中畅谈,交到了不少好朋友,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朱子的知识。
品尝朱子家宴,体验制作文公菜
沉浸体验传承中华千年文脉。研学中,营员们品尝朱子家宴,体验制作文公菜,感受朱子的修身养性之道。穿上汉服集体行“朱子敬师礼”、诵读朱子家训、亲手制作《朱子家训》竹简书,以笃敬之心缅怀理学先贤。穿上茶农传统服饰,现场体验武夷山茶农神圣而隆重的“喊山祭茶”仪式,由资深导师现场教习,开展“走茶道、鉴茶树、学制茶、习茶艺”等系列体验活动,在茶文化沉浸式互动体验中,了解朱熹与茶的不解之缘,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不少营员表示,此次研学沉浸式体验了许多非遗传承项目,切身感受了朱子遗风,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中汲取了营养和智慧。
情景表演促进闽台学子心灵契合。本次研习营以创新传承的新形式,将朱子情景剧表演贯穿全程。两岸40多名学生全员参与,编排了6个剧目。白天营员们研习朱子文化,晚上进行朱子情景剧剧本创作、编撰、表演角色分配、排练,将一周学习到的朱子文化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将所思所感与自身才艺相结合,结营时进行了精彩的朱子情景剧汇报演出。“在一次次的时空穿梭中,我们与朱子对话,学习并继承了《朱子家训》立德树人的思想品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挖掘中华文明精华,推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连接两岸,走向世界。”来自华侨大学的杨俏同学对于此次情景剧的演绎体验印象深刻。“朱子文化在两岸交流上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这次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贯穿全过程的朱子情景剧表演,我们把这几日的所学所想,结合《朱子家训》编写成剧本、排练,过程有趣也让我从中明白了理学精髓中忠、孝、廉、节。”来自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的台湾青年朱品瑄同学表示。
(厅对外交流合作处、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