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晚,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咱福建一大批特色春节习俗顺势闪耀世界舞台,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参与申报项目福建名单如下:
漳州木版年画、
灯彩(泉州花灯)
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
灯会(南安英都拔拔灯)
元宵节(泉州闹元宵习俗)
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
龙舞(大田板灯龙)
元宵节(枫亭元宵游灯习俗)
元宵节(闽西客家元宵节庆)
福建春节,真的超有面!
近年来,福建省图书馆借助现代技术大力开展“福建春节”地方特色专题资源建设,截至目前,建成《福建春节》《两岸春节》电视专题片12集,《福建春节习俗》微视频17集,及福建民俗(春节习俗)数字非遗影像库1个,这些举措对保存和弘扬春节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接下来请跟随福建省图书馆点击解锁福建春节“三折叠”
每一面都精彩!
年味延绵
年味是屋檐下挂着的那一张张金黄的腊猪头皮,年味是那一团团火红喜庆的香糯红团,年味是瓦罐中烹制的那坛浓汤。时代在变,新春的习俗也在悄然改变,但那些曾经塑造了我们生活方式和礼俗秩序的食物,依然生机勃勃。年节时刻,人们用包含心意的创造为守住记忆中的年味。
巧手纳福
灯彩(泉州花灯)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年节就应该是热闹喜庆的。千百年来,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中,许多民间传统艺术应运而生。缘于闽地丰富多彩的节庆民俗,诸如制香、剪纸、花灯和年画等手工技艺得以留存。年前,是民间艺人大展身手的时候,浓浓的年味糅合着古老的风情,在他们的巧手下一点一点地积聚起来,成为许多人一生的念想。
辞旧迎新
蟳埔妈祖天香巡境民俗活动
“吃了腊八饭,快把年来办”,这是人们常听的一句民间俗语。从农历腊月开始,整整一个半月,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一种忙碌而甜蜜的状态,他们用四季所得精心炮制年味,敬天地、礼神明、辞旧迎新。年味,作为中华民族一道永恒的风景,传承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太多的民俗文化。如今,时代在变,传统也在变,但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始终没有变。
狂欢盛会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走古事
在以传统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八闽大地,土地曾经承载着乡民们的全部希望。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长期农业耕作历程中,他们学会了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年之计在于春,但乡民们还未到春天就已经开始为新一年的收获作准备了,经过长期实践,他们懂得如何遵循自然的法则,用代代相传的方法,获得来年的丰收。那些多姿多彩年俗活动的上演,是他们敬畏自然和神灵的特殊表现方式,也是对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盼。狂欢之后,新一年的梦想和祈盼又开始了。
“福建春节”小程序二维码
(福建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