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蟒迎春添喜气,红梅傲雪报新春。2025年春节,福建民俗博物馆精心推出“金蛇纳福迎新春 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陪伴广大观众在博物馆度过一个充满“年味”的新春佳节。
步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焕然一新的展厅与浓厚的节日氛围。为庆祝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福建民俗博物馆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息。
“润物细无声——二十四节气里的闽式生活展”展厅内,百余件珍贵文物静静地诉说着福建人民在不同节气中的生活智慧与习俗。该展览展出藏品涵盖漆器、木雕、石雕、瓷器、玉器、织绣、金饰等多种门类,生动展现闽式生活的独特韵味与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新春特展“带砺河山——四川龙州土司文物精品展”则以其独特的西南特色文物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本次展览展出的近两百件文物中有5件为国家一级文物,通过“龙州土司 源远流长”“抚镇边陲 忠勤王事”“土司文化 璀璨多彩”三个单元的精彩呈现,带领观众跨越七百余年的历史长河,感受土司文化的璀璨多彩。
参观完精美的展览,游客还能充分感受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奇体验。会“讲故事”的屏风、巨幅《山海韵》光影浮雕画卷、传授“本地话”的方言打卡区等,在春节期间迅速成为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让观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福建的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
节日期间,福建民俗博物馆的社教活动同样异彩纷呈,重点推出了新春佳节民俗体验、非遗技艺手工体验以及福建好戏惠民表演等20项活动,共计30余场次。写春联赠福字、漳州木版年画、糖画制作等体验活动让观众将满满的福气与祝福带回家;市民喜闻乐见的京剧、闽剧、杂技、伬艺等精彩纷呈的表演轮番上阵,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色彩;国潮手举蛇(灯)、蛇头套(纸箱)、灵蛇包包制作等与“蛇”有关的手工活动,则将蛇年元素融入其中,进一步激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据统计,正月初一至初七期间,福建民俗博物馆迎客量突破8.3万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为确保观众在馆内的游览体验既舒心又安心,博物馆春节期间全面开启了保驾护航”行动,通过动态监测人流密度、加强展厅安全保障及环境管理、增加多项志愿者服务等措施,有效保障整体参观秩序与安全环境。
福建民俗博物馆开展以“金蛇纳福迎新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迎贺乙巳蛇年的到来,通过精心策划的民俗展演与新春主题互动,将传统年俗的祥瑞气象融入博物馆展陈空间,让八方游客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寻找那份独属于闽地春节的温暖记忆。
(福建民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