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给谢汝和颁发的护照(附信封)
纸 文件、宣传品
信长38厘米 宽23厘米 信封长22厘米 宽10厘米
国家一级文物
长汀县博物馆 藏
1938年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编组新四军的协议,原活动在闽西、闽粤边、闽赣边和浙南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副司令员谭震林(后谭震林去三支队,粟裕任副司令员)、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二支队下辖第三、第四两个团。
3月初,新四军二支队两千多人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率领下,浩浩荡荡北上抗日。一个星期后队伍到达汀州城,在汀州期间,新四军二支队正式恢复了长汀城区地下党支部。一天晚上,张鼎丞和梁国斌在地下党员毛钟鸣家里,召集汀州城区地下党员开会。会上确定了今后斗争的任务和行动方案,并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任务进行分析。接着,就派出地下党员谢代盛(谢汝和),带着“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护照”,以装运本部军用物品的名义,前往瑞金、于都一带,为二支队侦察敌情,以防止国民党顽固派对二支队北上的阻挠和破坏。7天后,二支队离开汀州城到达古城,由于瑞金当局不让部队进城,为顾全大局,避免摩擦,二支队绕道经于都至赣州,再乘船至樟树,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到达安徽岩寺拔塘,与新四军一、三支队胜利会合。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支队战士林高峰墨书家信(一),长60.9厘米 宽31厘米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支队战士林高峰墨书家信(二),长30.8厘米 宽36厘米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支队战士林高峰墨书家信(三),长20厘米 宽29厘米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支队战士林高峰墨书家信(四),长30.8厘米 宽37厘米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支队战士林高峰墨书家信(五),长15.5厘米 宽25厘米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支队战士林高峰墨书家信
纸 档案文书
国家二级文物
古田会议纪念馆藏
林高峰,1919年生于上杭县才溪乡溪邻村一户贫农家里,少年受尽磨难。他从小耳濡目染穷人苦、富豪恶的社会现实,立志除暴安良。14岁参加红军。1938年初,坚持斗争的闽西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他先后任政治部宣传员、营教导员。1941年1月,国民党当局背信弃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刚升任团政治委员的林高峰面对顽军,身先士卒,沉着指挥,不幸饮弹牺牲,时年仅24岁。
林高峰的5封家信写于1937年7月下旬至1938年10月。此时,全民抗战已经开始。闽西子弟兵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对外,团结抗日”的号召,奔赴苏南皖南抗日前线,以“迅速扫清日寇,取得最后胜利”为己任而跃马横戈,血战沙场。在队伍开拔前夕,林高峰尽管对年老体弱的父母“思念无已”,但为了“完成抗战胜利的光荣任务”,劝慰父母“至于家庭应从困难奋斗”,请亲戚朋友“尽量帮助”。拳拳赤子之心,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林高峰虽然告慰家人自己“为患难孝”,但对自己的同志和同志的家属却有火一般的热情。在繁忙的战事环境中。他时时处处不忘关心战友的家庭。信中要求父母及时转告与自己同时参军参战的同乡王胜、王集成、王直、王荣光家属“均在一块,身体平安”,并再三嘱托父母“请走他家”问候。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他为了激励亲人,及时将前方胜利佳音转报家中。“本军在江南地方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天天与敌人打仗,不断地牵制敌人且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中华民族解放的曙光正向着胜利的大道迈进。”让乡亲们分享胜利的欢乐和看到抗战必胜的光明前途。另一方面,他还积极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去信给家乡的保长等“头面人物”,要他们“眼光要看得远”“做事妥为慎重”。敦促正告他们在后方必须保护红军家属生命财产的安全,“携手同心共图抗战胜利之大业”,体现了烈士高度的民族正义感。
林高峰烈士的五封家信,字里行间饱蘸着烈士生前舍家救国的豪情和抗日必胜的信念。
抗日战争时期芗潮剧社的徽章
铜 革命文物
直径2.4厘米 厚0.3厘米
国家三级文物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藏
该徽章为蓝白底铜质,连体双盾形,蓝底右上角白文“芗潮”铭文标识。盾面为戏剧男女人物白纹脸谱。背面一弹簧形别针,下有编号“32”。
芗潮剧社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漳州,是一支活跃于闽南地区的革命文艺团体。在漳州地下党的直接领导下,芗潮剧社利用戏剧舞台,排演进步健康的话剧和歌曲,唤醒民众爱国热情,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自成立起直到1938年6月被地方国民党当局取缔,芗潮剧社的足迹遍布漳州城乡以及厦门等闽南各地,因擅长街头、村社演出,深受各界欢迎,在闽南地区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高潮,一大批爱国青年、工人、店员、教师等加入剧社,壮大了革命力量。
演出的著名剧目包括《伤兵医院》《贼》《婴儿杀戮》《仁丹》《未完成杰作》《汉奸之家》《小英雄》《中秋月》《放下你的鞭子》《警号》等,引领了闽南话剧运动的潮流,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