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八闽文物

八闽文物·古迹怀远 | 洞穴遗址(一)

来源: 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2024-06-11 15:23      点击数:      字体:          默认
来源: 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2024-06-11 15:23     
点击数:{{pvCount}}      字体:          默认

来源: 福建省文物局

发布时间: 2024-06-11 15:23

点击数:

字体:          默认

万寿岩遗址

万寿岩遗址远景(万寿岩遗址博物馆 供图)

万寿岩遗址文化层(万寿岩遗址博物馆 供图)

船帆洞内距今3万年—2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万寿岩遗址博物馆 供图)

排水沟槽(万寿岩遗址博物馆 供图)

万寿岩遗址

旧石器时代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

  万寿岩遗址为山前盆地中独立陡峭的石灰岩形成的孤立小山。由灵峰洞、船帆洞等3个大洞和4个小洞构成洞穴遗址。其中灵峰洞的文化遗物距今20万年,船帆洞及支洞文化遗物的时代距今3万—1万年。

  主要遗物为人类加工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两类,人工遗物共出土石制品800余件,包含了断块、断片、石核、石片、石锤、刮削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钻等,另有少量骨角器;哺乳动物化石900多件,有斑鹿、野猪、巨獏、水牛、剑齿象、犀、鬣狗、豪猪、熊、狼、豺等41种动物。此外还发现大量炭屑、烧石、烧骨等。

部分哺乳动物化石(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万寿岩出土的部分石制品(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这些发现,可以初步建立起万寿岩洞穴遗址的文化序列和年代:即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的4个文化层;从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晚期的4个哺乳动物组合,对20万年以来福建生态环境、旧石器洞穴遗址的埋藏规律,及人类生活方式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它将福建的历史提前到20万年前,填补了考古学的一大空白,给福建史前考古带来希望,故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12月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1年10月入选全国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

奇和洞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洞穴遗址,也是福建省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赖小兵 吴寿华 摄)

奇和洞遗址全景(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奇和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岩市漳平市象湖镇

  奇和洞遗址位于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一处石灰岩溶洞内。洞穴遗址,洞口坐东朝西,面敞开阔,洞内宽敞。发现疑似旧石器时代末期石铺地面及排水沟、石制工具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新石器时代早期房屋居住面、用火遗迹、石制(锛、斧、砍砸器和刮削器)和骨制工具(鱼钩、骨锥、骨镞、骨管、簪)及石质鱼形装饰品,人类颅骨、肢骨及牙齿化石,动物骨骼和牙齿化石,煤矸石和陶片等。

磨制石质鱼形佩件(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石锛(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石斧(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奇和洞遗址新石器时代遗迹和遗物是已知福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填补了这一时间段福建乃至中国东南区域史前文化的空白。它对探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间人类技术发展与生计模式的转变,对研究远古人群在该地区的体质演化和生存状态,对分析海峡两岸古人群的迁徙、交流和文化关系,对探索早期燃煤历史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福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构建起了重要作用。奇和洞遗址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