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近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闽台戏剧学院影视编导专业师生前往漳州市南靖县南坑镇,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连续多日,师生们不畏酷暑,用镜头为新时代乡村画像立传,将汗水与才华挥洒在乡村热土,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打造“行走在乡间的青春课堂”,用实践和真知谱写青春“乡约”,用奋斗和担当唱响“强国”赞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拍摄乡村影像 助力文旅发展
南坑镇地处九龙江西溪发源地,毗邻云水谣古镇、南靖土楼群,境内峰谷交错、山清水秀。师生们穿过蜿蜒的盘山公路,先后走访了福建首个咖啡种植观赏园——南坑咖啡庄园、万亩生态旅游观光茶园、南高村的廷云楼、新罗村的灵芝种植基地、村雅村的兰花种植基地等,通过组织座谈、入企参观、进村走访等方式,调研乡村发展状况。
沿途好风景给予了师生们磅礴的创作热情,大伙利用所学专业,一路拍摄原生态风光,记录乡风乡情,编纂旅游攻略,多角度展现新时代的乡土中国,广泛传播中国乡村振兴的经验,以影像赋能乡村振兴,以专业助力文旅发展。
聆听创业故事 追寻奋斗足迹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南坑镇镇长杨志强是一位80后,走访中,他介绍,近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南坑,抱团创业,用年轻人的思维,用初生牛犊的魄力,为古老乡村注入新活力。
其中,“95后”张燕珠是南靖县最年轻的女村长,她一有时间就手持自拍杆,走到乡间地头,用甜美的声音推销兰花、冬蜜、清明茶、红菇等特色农产品,帮村民“带货”。
“85后”王静辉回乡后,和三个校友一起承包了万亩茶园,还当上了南坑镇金竹村党支部书记,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与旅游业态。
“90后”曾伟丽是福建艺术职业学院2010级音乐系学生,在泉州当了多年电商后,了解到家乡困境,她毅然回到新罗村,带领乡亲一起种植灵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走访中,一个个扎根泥土的奋进故事,通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讲述,展现了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讲农事、话乡情。走访中,大学生们不断感叹南坑镇变迁之大,明白了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来之不易,深刻体会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含义,树立了“家乡天地广阔、同样可以成就事业”的观念,加深了对家乡、基层和群众的朴素感情,更坚定了他们立足本职,学好专业知识,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的决心。
闽台戏剧学院院长靳相林说,此次实践,师生们看到了南坑镇好山好水好风光,又接触到了一批富有理想、富有创新思维的青年创业者、青年村官,更深切感受到了南坑镇领导务实高效、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这是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有益尝试,磨炼了青年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团队精神,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感悟,在锻炼中成长。
临走,师生们与南坑镇定下 “金秋之约”,待到咖啡红了、柚子成熟,大伙再赴南坑,再为当地量身定制人文景观拍摄,努力将南坑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同时,双方有望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学生了解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的平台。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