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宁德市寿宁县召开,文旅部非遗司副司长李晓松、福建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张立峰出席座谈会,文旅部非遗司管理处、福建省文旅厅非遗处、浙江省文旅厅非遗处、宁德市文旅局、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闽浙两省相关项目保护单位所在区县文旅局、项目保护单位代表和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座谈。
会上,福建省、浙江省文旅厅分别就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传承工作作了汇报。参会代表交流探讨了近年来保护工作的经验做法,提出下一步的设想和建议。
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在文旅部的精心指导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我省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把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纳入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整体,持续推进项目履约保护工作,推动发挥项目在助力文旅融合和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李晓松对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传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做好传承保护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强调,要认真落实履约保护的要求,完善保护机制,从传承人群管理、专家队伍建设、研究基地成立、社会力量参与四个方面整体提升保护水平,以起草规划、设立条例、开展调研、建立档案、建设数据库、加强研究、培育传承人、举办传播活动等具体行动为抓手,推进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发展。
参会代表还调研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寿宁北路戏,实地察看寿宁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详细了解保护传承工作开展情况。
(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省政府部门网站
本省文旅系统网站
直属单位网站
其他链接
省政府部门网站
本省文旅系统网站
直属单位网站
其他链接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3 闽公网安备 35000899002号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闽ICP备13006805号
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邮编:350001您是第{{siteCount}}个访问者
版权所有: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Copyright©1998-2024主办单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