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至5月5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泉州南戏暨古老剧种展演”系列活动在福建泉州举行。此次展演正值“五一”假期,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与戏迷,丰富了人民群众节日文化需求,促进了中国南戏及古老剧种的传承交流推广,取得了丰硕的项目成果和突出的社会效益。
一、名剧荟萃,百花齐放
此次“泉州南戏暨古老剧种展演”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承办,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曾静萍工作室组织实施。展演邀请了来自全国8个省区的弋阳腔、丝弦、柳子戏、川剧、蒲剧、莆仙戏、调腔、白字戏、赣剧、潮剧、越剧、晋剧等19个剧种、21个艺术团体,包括晋剧谢涛、蒲剧任跟心、梨园戏曾静萍、越剧王君安等在内的18位中国戏剧梅花奖与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参与了开幕式演出并进行了70多个折子戏的30场展演。开幕式上,“古戏传承,小手牵大手”“古戏平行时空”等环节的打造为国内首创,多剧种共演“目连”“陈三五娘”“活捉”等传统经典剧目,追溯南戏及古老剧种的源流交织,既彰显了南戏及古老剧种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创新展示了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新成果、新风貌。
二、专家学者云集,专题研讨成果丰硕
本次展演活动期间共举行了7场学术研讨会、艺术沙龙及演后分享会等活动,共话戏曲艺术保护、传承的发展之路,众多专家学者对福建重视建立戏曲传承发展良好生态给予了积极评价。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傅亦轩评价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了南戏及古老剧种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传承推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指出,“活动对中国音乐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能够深深影响当代表演艺术创作”;国家艺术基金理事宋官林认为“泉州南戏暨古老剧种展演盛会, 是当下中国戏曲艺术一片生命绿洲, 一次深情回望”;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晋剧“二度梅”获得者谢涛表示“传承就是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坚守,来到泉州这样一个平台,我很激动,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弘扬戏曲文化”;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越剧“梅花大奖”获得者茅威涛发来贺信;本次展演的策划、发起人、梨园戏“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说“南戏及古老剧种团体来泉州,我们努力,传承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新头脑。”
三、媒体报道广泛,赋能文旅新质发展
此次展演现场共有5万余人观看,线上直播和各媒体报道网络关注量超过3000万人次,抖音话题播放量超过8000万人次,央广网、凤凰卫视、南方周末、澎湃新闻、福建日报等媒体竞相报道。展演期间不仅在梨园古典剧院等剧场进行演出,还线上线下同步,演出演播并举,剧场景点联动,深入到正音书院、真武庙、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世遗景点、古城空间开展沉浸式演出,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驻足观看,创新推广了古老戏曲文化,提升了古城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助推了泉州“五一”假期的文旅热度。7月25日至27日期间,还将开展本次展演的另一个系列活动——“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以及闭幕式专场演出。
下一步,福建将以泉州南戏暨古老剧种展演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国家艺术基金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孵化器和助推器作用,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把包括南戏与古老剧种在内的民族文化瑰宝守护好、传承好、推广好,把“泉州南戏暨古老剧种展演”提升打造成为一个海内外知名的戏剧艺术品牌项目。
(厅艺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