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福建文旅动态

2024年福建戏曲唱腔名师工作坊开班暨新时代福建戏曲“经典传承”系列工程启动仪式在榕举行

来源: 厅艺术处,省艺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07-06 16:07      点击数:      字体:          默认
来源: 厅艺术处,省艺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07-06 16:07     
点击数:{{pvCount}}      字体:          默认

来源: 厅艺术处,省艺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4-07-06 16:07

点击数:

字体:          默认

  7月5日下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承办的2024年福建戏曲唱腔名师工作坊开班仪式暨新时代福建戏曲“经典传承”系列工程启动仪式在福建京剧院福茗戏苑举行,省文旅厅副厅长吴新斌就2024年福建戏曲唱腔名师工作坊开班暨新时代福建戏曲“经典传承”系列工程启动作动员讲话。

  吴新斌在讲话中指出,“经典传承”系列工程的制定和实施,是全省文旅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履行新的文化使命,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动戏曲事业全面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的一项具体行动,是传承和延续福建戏曲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工程致力于推进福建戏曲的系统性保护传承,建立我省各地方戏曲剧种良好的传承机制,促进时代经典和精品力作不断传承上演,更好地以精品奉献人民,推动优秀传统和艺术精粹在更大范围传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激活八闽戏曲文化的生命力,推动福建戏曲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推进新时代福建戏曲艺术的传承有序和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福建在全国戏曲版图上的高地地位。他鼓励全省戏曲工作者砥砺从艺初心,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展现新作为,把戏曲“小舞台”融入伟大征程的“大舞台”,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建作为戏曲大省,戏曲资源积淀丰厚、传承久远、形态各异,艺术价值珍贵独特。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关注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一代代福建戏曲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勤勉耕耘,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近年来,福建在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戏曲艺术方面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包括全面提升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扶持经典复排,支持和推动南戏暨古老剧种展演等示范性项目成功举办,实施“名老艺人薪传计划”,举办戏曲紧缺人才培训班,建设福建地方戏曲专题资源,开展传统剧目抄本数字化暨保护修复,积极参与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推荐一批优秀演员入选全国戏曲各类领军人才和培养计划等。

  省文旅厅在长期积累和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对标国家戏曲传承振兴工程要求,衔接福建省“十四五”文旅改革发展专项规划内容,结合我省各剧种生存现状,制定并印发了《新时代福建戏曲“经典传承”系列工程方案》,从“挖掘一批”“薪传一批”“复排一批”“培养一批”“传播一批”“出版一批”等6个方面,再挖掘、再转化、再发展,系统梳理戏曲剧种保护、传承、传播、发展的路径和目标,一方面强调对剧种传统艺术的抢救、挖掘与保护,一方面着力后继人才的培养,重视剧种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创新性发展,注重戏曲艺术的记录与传播、宣传与推广,为新时代艺术创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夯实基础。同时,注重成果转化和活化利用,深化文旅融合,让经典作品和优秀剧目更多更好地在群众中演出、在演出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目前“六个一批”工作已全面启动,将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开展福建戏曲的系统化、规范化保护。周期内,以名老艺人传艺为基础,挖掘一批濒于失传的折子戏、音乐曲牌或锣鼓经;薪传一批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引导建立戏曲艺术精粹抢救传承机制;组织复排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剧种特色的传统(经典)戏曲舞台艺术作品,引导建立优秀传统(经典)剧目传承演出机制;以名师工作坊、戏曲紧缺人才培训班等形式,加速培养并推出一批戏曲艺术名家新秀,造就新一代的各戏曲剧种领军人才;推出福建戏曲经典薪传成果演出季等活动,展演一批经典作品,检视、总结工程实施成效,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拍摄、记录、传播一批经典作品;出版一批福建戏曲专著。

  作为“经典传承”系列工程“培养一批”的年度项目,福建戏曲唱腔名师工作坊当天下午开班。工作坊将通过名师的传、帮、带,提高福建戏曲艺术表演人才水平,进一步建强文艺“闽军”。本次名师工作坊邀请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宏图;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林立君;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彭慧蘅;闽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林梦萍担任导师。参加培训的学员包括24家省、市、县戏曲院团的中青年演员骨干32人,涵盖闽剧、京剧、越剧、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歌仔戏(芗剧)、闽西汉剧、潮剧、梅林戏、三角戏、山歌戏等12个剧种以及提线木偶戏、布袋木偶戏等,课程采用讲座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并邀请省内专家与学员座谈的形式进行。

  省文旅厅人事处、财务处、艺术处、科教处等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福州、泉州等市县文旅局代表,省、市艺术研究机构代表,国有及优秀民营戏曲院团代表和省属院团骨干演员,以及媒体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现场活动。

(厅艺术处,省艺术研究院)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