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期间,“闽韵风华”闽派文化展演活动将于4月18日上午在南平市武夷梦华录景区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武夷梦华录景区为“造梦场”,紧密围绕“一城看遍千年福建”的叙事主线,再现生生不息的闽派文化,展示福建文旅经济的蓬勃活力。活动呈现三大特点:
山海为卷,非遗为墨,绘就福建文旅的诗意底色
作为中国唯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三大名录上实现“大满贯”的省份,福建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坐拥武夷山、鼓浪屿等五处世界遗产,非遗瑰宝灿若星河:南音婉转如岁月私语,木偶戏灵动似人间烟火,六大闽茶遗韵千年,闽派剪纸巧映匠心,木拱桥、水密隔舱精巧虹通古今,送王船、妈祖信俗牵动万里乡情。这些“文化宝藏”,不仅是八闽儿女的精神根脉,更是向世界讲述福建故事的“金字招牌”。
本次活动浓缩我省九市一区非遗精华于一城,构建全景式的闽派文化体验生态。1条沉浸式体验路线、3张闽派特色名片、10座特色城市文化会客厅、647名非遗传承人、600余项非遗项目参与展示展演,打造以空间为经、以文脉为纬的多维度交互式文化剧场,实现山水实景与数字科技交织、非遗活态展演与沉浸式体验交融,让观众踏入景区即“入梦”,体验到“一城行遍闽山闽水,一梦穿越千年文明”的奇幻之旅。
“闽韵风华”闽派文化展演活动全景图
十地共舞,文脉生辉,奏响八闽非遗的华彩乐章
从榕城福州到岚岛平潭,九市一区以文化会客厅为舞台,演绎闽派文化的多元魅力。福州馆,“榕城戏脉·匠艺新承”:闽剧优美,伬艺悠扬,茉莉花茶香沁心脾,“福州三宝”凝练匠人巧思;厦门馆,“幸福开厦门·成功在身边”:莲花褒歌吟唱山海情,漆线雕金碧辉煌,南音爵士创意碰撞古今;漳州馆,“乐享非遗·开漳大吉”:歌仔戏婉转,八宝印泥朱红流韵,木版年画镌刻岁月风华;泉州馆,“刺桐南音·铁花映海”:提线木偶戏演绎海丝传奇,蟳埔女簪花围摇曳生姿,德化白瓷如玉生辉。
三明馆,“绿都三明,尽享非遗”,清流乱弹高亢激越,大田板灯龙送福来,木活字印刷术续写程门立雪的儒风;莆田馆,“妈祖故里·灵秀莆田”:莆仙戏古韵流淌,南少林武术刚柔并济,莆田木雕匠心辉映,红团小吃凝聚莆阳人家的烟火温情。龙岩馆,“千年客韵,闽西传薪”:连城拳武动天下,采茶灯声声曼歌,客家祖训馆内流淌着“刻纸龙灯”的祈福光影;宁德馆,“山海宁德·畲乡凤鸣”:畲族银饰锻造技艺闪耀民族智慧,廊桥模型诉说千年营建匠心;平潭馆,“岚岛拾遗,海峡共潮”:藤牌操威武铿锵,贝雕与沙画勾勒海峡风情。南平市作为今年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的东道主,将以“朱子文化”为魂,茶百戏点茶成画,战胜鼓擂动山河气魄,创意剪纸走秀演绎传统与时尚交融的风姿,非遗小吃街荟萃全市美食精华。
南平市武夷梦华录景区
业态创新,非遗生花,展望文旅经济的理想蓝图
本次活动贯彻大会“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的主题,突出“文化味”、“科技感”、“烟火气”三大元素,以“办一次会、兴一座城、旺一方经济”为目标,以福建非遗为纽带,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展现非遗在“文旅融合”中的独特价值。
“好有夷市”闽派非遗集市与景区生态结合,汇聚传统香制作技艺、漳州木偶头雕刻、惠安石雕(影雕)等20余项精品非遗。十大展馆中,莆田馆的妈祖文创、厦门的南普陀文创产品、宁德的坦洋工夫茶、平潭的时来运转小吃……每一件非遗产品,都是可带走的“福建记忆”。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加持,让非遗焕发新机:泉州馆的福船互动、南平馆的沉浸式走秀、漳州馆的多媒体关帝信俗展示、三明馆的程门立雪典故TV展示、平潭馆的闽台“68海里”同心窗,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共舞。
“好有夷市”闽派非遗集市
山海有情,文脉无疆。福建正奋力书写着“生态美”与“文化兴”协同并进的新篇章,2025年的春天,让我们相约武夷山下,共赏闽韵风华,共绘文旅新篇!
(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