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福建文旅动态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福建省数字文旅体验区亮点大揭秘!

来源: 厅科技教育处       发布时间:2025-04-30 13:40      点击数:      字体:          默认
来源: 厅科技教育处       发布时间:2025-04-30 13:40     
点击数:{{pvCount}}      字体:          默认

来源: 厅科技教育处

发布时间: 2025-04-30 13:40

点击数:

字体:          默认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重要要求,4月28日至5月4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主办的“数字赋能文旅 科技创新文博”福建省数字文旅体验区于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惊艳亮相,集中展示数字文旅领域建设的最新成果。

  体验区紧紧围绕“五抓五聚焦”“六个新突破”重点任务,通过《闽都盛景》数字长卷、裸眼3D文物活化展示等创新应用,生动呈现数字技术与文旅文博深度融合的丰硕成果,打造一场沉浸式的“科技+文化”盛宴。

  《闽都盛景》数字长卷,古街“复活”眼前 

  福建民俗博物馆的《闽都盛景》三维情景互动魔墙,将福州古街“复活”于数字长卷之中。200多个动态市井人物穿梭其间,闽式婚俗花轿巡游、岩茶炭焙工艺、评话琵琶弹奏三大场景生动演绎。轻触画面中的古街商铺,还能解锁非遗技艺短视频,感受烟火气与科技感的完美交融。

  裸眼3D文物活化展示,历史触手可及

  无需佩戴任何设备,裸眼3D技术让文物“跃出”展柜。福建博物院馆藏瑰宝——明代德化窑文昌坐像与西周云雷纹青铜大铙,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与动态渲染,将文物细节放大百倍。观众可环绕观赏文物悬浮空中的全息影像,目睹文昌帝君手持书卷“讲述”明代科举文化,青铜大铙随手势触发展现三千年前祭祀礼乐的恢弘场景。背面LCD交互屏则深度解读文物脉络,轻触屏幕,可360°旋转把玩虚拟文物模型,AI自动识别纹饰生成知识图谱,历史密码一键解锁。

  福建文旅簪花互动,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当福建非遗“簪花围”遇上人工智能,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就此展开。参与者只需上传一张照片,AI图像分割算法将精准识别人脸轮廓,结合风格迁移技术,为您“戴上”精美的数字化簪花。从泉州蟳埔女经典的素雅银饰,到闽南节庆中繁复的绒花造型,十余种簪花样式随心切换。生成过程仅需10秒,画面实时投射至中央环形巨幕,动态展示簪花从雏形到成品的艺术演变,仿佛一场数字化的“簪花仪式”。

  AI复活千年古籍,海丝文化跃然眼前

  福建省图书馆运用AIGC与裸眼3D等技术,激活馆藏海丝古籍《瀛涯胜览》。郑和船队的航线动态映射,异域港口立体重现,海丝文化从古老的文献中跃升为可交互的时空胶囊,跟随数字复原的航海图志,亲历那段“云帆高张,昼夜星驰”的海上丝路辉煌史诗。

  AI导游“福多多”,您的智慧旅伴

  借助顶尖大语言模型,将数字人“福多多”升级为可自由切换普通话、英语、粤语的三语推介官,通过温馨点头、手势问答等温馨方式,为体验者解答景点历史、规划最佳路线。

  数字文旅综合服务平台,畅游八闽新选择

  福建省委省政府打造的“平台经济”重点项目之一——数字文旅综合服务平台,以“文旅内容、文旅交易、文旅工具、智慧服务”四大体系布局,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平台以福建省内优质文旅资源为核心,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渠道和全面智能的服务。一部手机,即可畅游八闽大地,享受数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厅科技教育处)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