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八闽文物

《八闽文物》带你领略福建瑰宝之美,探寻八闽历史文化根脉

来源: 福建省文物局、“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发布时间:2023-10-20 15:14      点击数:      字体:          默认
来源: 福建省文物局、“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发布时间:2023-10-20 15:14     
点击数:{{pvCount}}      字体:          默认

来源: 福建省文物局、“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发布时间: 2023-10-20 15:14

点击数:

字体:          默认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蕴含着深厚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文物,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福建省文物局和“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联合推出融媒体系列作品《八闽文物》,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追寻人类祖先的历史足迹和创造的灿烂文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立足福建馆藏文物精品,《八闽文物》将从“以器载道”“巧夺天工”“翰墨聚珍”和“红色风华”四个篇章,生动呈现福建各地各时期异彩纷呈的文化瑰宝及其背后的精神意蕴和保护故事。如福州的昙石山文化、泉州宋元时期的海丝文化、宋建窑明清德化窑漳窑的陶瓷文化、明清寿山石雕文化、闽西苏区的红色文化等。

  每个篇章主要展示的内容如下:

  《八闽文物·以器载道》:陶器、瓷器、石器、玉器、石刻、铜器和金银器,这些古代器物是福建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他们承载的福建古代文明本身就是一部深邃、客观、生动的历史。在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文明进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中国文明向前发展。

西汉闽越国龙形玉带钩

  《八闽文物·巧夺天工》:雕塑、造像、玺印、竹木雕、漆器和玻璃器等难得一见的福建工艺美术文物珍品,生动地传递出传统工艺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丰富内涵,也充分展示了福建海纳百川的文化性格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清德化窑达摩立像

  《八闽文物·翰墨聚珍》:福建位于祖国东南,古称“闽”(《山海经》),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冠名的省份,文风兴盛、人才辈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综览书画史,历朝历代不乏闽籍书画家的身影熠熠生辉。

明吕纪梅花天鹅图轴

  《八闽文物·红色风华》:革命文物作为文物大类的一个种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物语言,是最好红色风华的实物记忆,它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1923年9月1日,岩声报社出版第一期《岩声》月刊

  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载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触摸福建历史发展脉络,更坚定深厚和持久的文化自信。对于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进一步挖掘福建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彰显闽人智慧,守住八闽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下一步,福建省文物局和“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还将继续围绕福建不可移动文物精粹,进一步展现八闽文化遗产瑰宝,提高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推广水平。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