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今年的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将于4月17日-19日在南平举办。4月10日上午,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林守钦介绍了本届大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湫,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张华明,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文谦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林守钦表示
2023年、2024年,福建省连续两年举办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对提振行业发展信心,促进文旅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这次大会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鲜明主线,以检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作为根本标尺,以“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为主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节俭务实的办会原则,以“办一次会、兴一座城、旺一方经济”为目标,突出“文化味”、“科技感”、“烟火气”三大元素,努力办成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的文旅盛会,实现“一地举办、辐射周边、带动全省、贯穿全年”的积极效果。
2025年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闽派文化”展示展演活动
大会活动内容精心策划、丰富多样。重点活动6个:包括开幕式、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文旅产业链项目投融资对接活动、文旅消费主题年活动、文旅经济发展论坛、“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推介活动;自选动作51个,其中配套活动8个:包括“山海交响 世遗联动”2025年福建文旅推介、“何以中国 山水物华新”、“山海寻音 八闽有福”聆听福建24小时、第十届“匠心意蕴”闽台文创周活动、非遗晋京展演、“一路山海一路歌”福建省群众广场舞总决赛、2025年度小红书文旅峰会等;重点营销事件9个:包括“城市正当红”小红书联动推广、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等,以及全省各地文旅主题活动34个。此外在大会前后,全省各地还有上千场丰富多彩的文旅推介活动,共同营造文旅大会全域联动的浓厚氛围。
今年大会有三大特点:
突出“文化味”,办一场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大会。围绕“闽山闽水物华新”策划开展一系列具有感染力、传播力的主题活动。一是开幕式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等文化名人参与大会视觉设计、宣传推介、开幕式导演等环节,将以朱子名句“万紫千红总是春”为立意点,从朱子文化、山水文化、戏曲文化、海丝文化等多维度展示福建“闽派”文化气韵和风采,呈现新时代福建精神特质。二是拟发布《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等,推出“闽韵风华”文化大观园文旅融合项目,打造“闽派”文化集粹区,构建“一城看遍千年福建”全景式闽派文化体验生态。三是举办首届全国茗宿发展大会暨海峡两岸(福建)茗宿融合发展交流活动,多角度展示“茶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效。
XR 大空间沉浸体验展
突出“科技感”,办一场展示福建新形象的大会。一是创新数字文旅场景。拟使用AR、VR、XR等技术,打造集声音、视觉、互动于一体的“山海巡音 八闽有福”沉浸式文化特展。线上发布《福建24小时》专辑,实现声音数字化存储与传播,打造福建声音名片。二是升级数字文旅体验。拟打造《月映武夷》数字化旅游演艺项目,采用270度包裹式大屏幕,以云雾特效演绎“仙山”神话。策划数字化旅游体验项目,应用AI、裸眼3D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传奇武夷”行浸式数字剧场、“飞越福建”飞行球幕影院等精品项目。三是搭建数字文旅平台。把握未来文旅研究院落地福建机遇,加强沉浸式数字文旅体验项目的研究、策划、设计、实施、人才培训等,加快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打造数字赋能文旅发展示范标杆。开展数字文旅高端对话,打造“山海互联,虚实共生”文旅新名片。
2025年福建省和美乡村健身操(广场舞)大赛(村舞)
突出“烟火气”,办一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大会。一是以会兴业促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将出台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的政策文件,从推动文化旅游业强链延链补链、提升文旅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数字赋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增效等方面推出具体措施,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二是以会招商促项目赋能。邀请中国旅游集团、紫荆文化集团等重点央企和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重点金融机构,聚焦建设1号滨海风景道、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五大世遗旅游集聚区、打造东南演艺新高地等重点领域,涵盖滨海休闲旅游、生态康养度假、数字文旅新场景、旅游演艺等多种类型,推出一批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一批投融资合作项目。三是以会聚人促活动惠民。拟举办“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消费主题年迎五一、暑期主场活动,以及全省群众广场舞总决赛、“清新福建”文旅脱口秀推介活动等系列活动,推动形成“文旅+百业”活动效应,有效激发文旅消费活力。开展“迎宾客引人流”等活动,由省文旅厅指导省旅发集团面向社会发行“清新福建”文旅惠民卡,覆盖景区、住宿、餐饮、演出等多元超值优惠。
希望通过举办这次文旅大会,持续深化做好人气聚合、产业融合、资源整合“三篇文章”,集聚多方力量,汇聚行业智慧,全方位推动福建文旅奋勇争先、再上台阶。
持续深化人气聚合,在提升影响力、展示新形象上呈现“新高度”。此次邀请参会人员层次高、邀请企业质量优,将带来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理念,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合作机会。大会拟邀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旅游联盟,以及法国、匈牙利、坦桑尼亚等国际业界嘉宾,海丝沿线和万里茶道沿线国家和地区代表;文化和旅游部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部分省市文旅部门;中国旅游集团、紫荆文化集团、携程集团等国内重点文旅企业;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理事会,部分重点金融机构。将举办的福建文旅经济发展论坛,围绕“打造文化繁荣新地标、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主题,从不同维度围绕人工智能、文旅消费促进、非遗与文旅融合等,共同研讨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新思路。
持续深化产业融合,在政策赋能培育新业态上激发“燃动能”。大会前后全省将举办文旅消费各类活动1200多场,推出文旅惠民措施120多项,发布消费补贴、商圈联动等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如福州推出文旅消费季,发放文旅消费券;南平武夷山主景区等8家A级景区实行免门票;三明推出“机票在手,免费游7天”航空旅游门票免费政策等。全省精心策划推出追风环岛之旅、听海踏歌之旅、海味寻鲜之旅等10条滨海精品旅游线路,以福建1号滨海风景道为核心,进一步串联全省优质文旅资源。此外,联合携程举办“幸福追光·一路山海一路歌”福游4·18福建文旅消费季活动,开启福建旅行爆款专场直播,为假日文旅市场预热造势。福建省22家剧院将现场签约加入福建剧院联盟,发布惠民优惠倡议,联合全省优质剧院推出惠民票务。银联、兴业银行、建行、工行、农信、中行、邮储等7家金融机构将发布相关文旅消费优惠举措。中石化、滴滴、携程、厦航等4家企业将发布相关消费优惠措施。通过多维度惠民政策叠加,让“游福建”更实惠、更便捷。
“观山阅海”1号风景道
持续深化资源整合,在以投融资对接助力福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跑出“加速度”。大会期间,将搭建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平台,大力策划实施标志性、引领性强的文旅项目,推出115个文旅经济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元,把高质量办会过程转化为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过程,更大程度地助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同时,将培育以5个世界遗产地为核心的文旅集聚区,推动成立全省世遗景区联盟,深入打造“观山阅海”1号风景道,联通“闽韵福游”世遗廊道,开发“一程多站”串点成链的业态产品,推动创建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乡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等级旅游民宿,培育一批八闽文旅名县;持续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中西部文旅大省的区域协作,全力激发文旅投资增量;常态化开展政银企项目对接,深化拓展文旅领域“两新”工作,加快文旅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福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助力、夯实基础。
此外,林守钦、林湫、张华明、王文谦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针对福建如何加快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问题:
林守钦表示
将采取“五个方面”措施,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全域文旅提升工程,委托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编制《福建作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愿景和行动规划》,通过整合世界遗产地等文旅资源,培育5个世界级文旅集聚区;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分类构建蓝色海丝、绿色休闲、红色文化3条旅游带;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等线性文旅资源,精心打造“七沿”文旅产品。二是丰富产品供给。重点抓好五项工作:抓文旅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打造“观山阅海”1号风景道,联通“闽韵福游”世遗廊道。抓县域文旅,发展壮大县域特色文旅产业,培育一批八闽文旅名县。抓景地联动,实施景区“强基焕新”工程,推动武夷山、鼓浪屿等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抓项目建设,实施“311”项目带动行动,加快建设厦门西海湾邮轮城、泉州海洋公园等重大文旅项目。抓品牌推广,开展“一路山海一路歌”系列文旅推介活动,不断扩大“清新福建”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三是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从产品、服务和监管等各方面推动文化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福建数字文旅管理平台,培育“未来文旅研究院”,打造一批智慧型景区,加快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四是规范市场秩序。落实“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完善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加大力度整治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为广大游客营造“放心游福建 满意在八闽”的优质文旅环境。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财税、金融、用地用海用林等各个方面支持,加快补齐我省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针对南平作为承办地如何筹备好这场大会的问题:
林湫表示
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是全省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盛会,南平作为承办地,以“全域合力”护航大会品质,特别是在倒计时30天内,建立“日调度”工作机制,对每个环节实行“过电影式”推演,查缺补漏、提高质效。以“文化张力”赋能大会内涵,持续在加快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上发力,设计了一台好戏——《月映武夷》、打造了一个闽文化体验生态的全域场景——“闽韵风华”文化大观园,并且实行常态化驻演,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新时代八闽文化的气韵和风采。以“发展动力”实现大会长效,当前南平全市上下正着力开展“迎宾客引人流 促消费促发展”工作,在本次文旅大会上南平有2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76.67亿元,配套了9大活动、34项主题活动、8个重点营销事件,让文旅大会的效益持续显现。具体来说,在“全域合力”上,南平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大会南平市组委会,下设综合、活动、招商、宣传、财务、安全、接待等7个工作组,全力以赴推动大会筹备,着力以优质的服务、优越的环境、优良的保障,迎接四海宾朋、八方贵客。在“文化张力”上,南平是全国唯一一个既是“双世遗”、又是国家公园的所在地。在本次大会上融入了“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的丰富内涵。除了前面提到的《月映武夷》、“闽韵风华”文化大观园项目以外,还结合新开发的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崇阳溪漫游道、滨水茶香径等,推出了国家公园探秘、寻茶、朱子文化研学等大武夷旅游精品线路,让大家更好地体验大武夷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之美。在“发展动力”上,坚持“办会只是起点,长效才是目标”的原则,重点做好项目、流量、政策的转化。比如,今年年初,商务部等九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本月中旬“赣闽风华武夷山水号”银发主题旅游专列即首发,6日5晚的深度体验游,带大家沉浸式感受山海福韵,为文旅大会助力添彩。4月11日,将在武夷山先行举办“山海交响·世遗联动”2025年福建文旅推介活动,发布福建世遗旅游年卡并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文旅产品体验行等内容,进一步推动“文旅”与“百业”融汇共赢。
针对“五一”和暑期文旅消费方面的具体安排及特色亮点问题:
张华明表示
今年以来,省文旅厅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把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作为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确定2025年为福建省“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消费主题年。组织实施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行动、文旅消费市场拓展攻坚行动、入境旅游市场振兴行动等“七大行动”。2025年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期间,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旅厅、省商务厅、省广电局以及南平市人民政府将联合举办福建省“一路山海一路歌”文旅消费主题年迎“五一”及暑期主场活动,通过政策引领、活动创新、市场联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文旅消费新生态,持续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引领文旅消费新风潮。概况起来,有五大亮点:一是非遗活化与时尚国潮相结合,打造文旅消费新体验。如推出“闽韵风华”文化大观园、福建戏曲快闪表演、簪花围体验工坊、非遗文创手作市集等,推出年轻人喜爱的汉服旅拍、剧本杀主题游、电竞酒店等产品,满足全龄段需求。推出《林则徐》原创话剧及越剧综艺等精品剧目,联动举办一批知名艺人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流行文化创新融合。二是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跨界融合。立足福建1号滨海风景道,串联“海丝古韵”“追风环岛”等十条主题线路,推出赶海漂流、海岛扎营等新玩法;联合省商务厅发布“全闽乐购”商务消费等政策举措,联合省广电局联动热门影视IP(如《山海情》取景地)发布“跟着影视去旅行”主题打卡线路;联合银联、中石化、厦门航空等企业,叠加景区门票折扣、加油满减、机票立减等优惠,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让利。三是整合文旅优质资源,提振文旅消费活力。指导省旅游发展集团推出“清新福建”文旅惠民卡,覆盖景区、住宿、演出、文创等多领域,既有包年优惠,也有折扣让利。全省各地还将陆续推出文旅消费券、景区免门票、联票让利等惠民措施。支持建立福建剧院联盟,省市县22家剧院推出低价票、免费公益演出、特定群体优抚专享等惠民举措。四是深化两岸与国际合作,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推出“匠心意蕴”两岸文创市集、公益竞拍、多元文艺展演及手作体验活动,展现传统文化特色,促进两岸文旅交流融合;策划推出“世遗探秘之旅”“世界茶乡之旅”“璀璨世界非遗之旅”“闽台风情之旅”“民俗体验之旅”等10条入境旅游经典线路。五是服务品质升级,擦亮“放心游福建”品牌。开展“福剑净旅-2025”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剧本娱乐场所、电竞酒店等业态监管和专项执法。强化旅游投诉24小时响应,提升游客满意度。
针对南平如何通过《月映武夷》展现新时代文旅融合创新成果的问题:
王文谦表示
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是本届大会的扛鼎之作,是南平市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也是南平文旅产业升级的核心载体。将着力达到“三个突破”:一是突破空间维度,重构山水美学新范式。依托武夷山双世遗资源,首创270°全景智能水舞台系统。通过数控水幕与裸眼3D技术联动,将玉女峰、九曲溪等自然景观转化为动态艺术画卷。剧场选址武夷山核心景区,以“天人合一”理念打造沉浸式场域,通过情景表演,将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手段和视觉影像、舞台装置等科技手段融为一体,这一融汇传统智慧与前沿科技的舞台设计将引领观众步入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朝圣之旅,实现“月映万川”哲学意境与“人在画中游”观演体验的完美统一。二是突破文化表达,构建武夷文脉新谱系。作品以朱子文化为精神内核,突破传统舞台边界,设置《白鹭翩跹》《天心明月》《九曲悟心》等七大篇章,通过朱熹与当代文旅使者的跨时空对话,串联起朱子理学、闽越文明、茶道源流等文化基因,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时代精神与人物命运的深度交织,以科技为文化赋能,让哲学可触摸、让山水会说话、让文化能共情。三是突破产业边界,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月映武夷》由国家级艺术团队倾力创作,主创团队由肖向荣总导演领衔,集结国内一线艺术家团队,以“驻场演出+文旅衍生”运营模式,打造集文化宣传、演艺、会议、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新业态,形成总投资2.28亿元的文旅综合体,确保艺术高度与市场价值双效统一,真正实现“一台戏激活一座城”的产业效应。此外,《月映武夷》是一场“大武夷”与“双世遗”的融合交响,一段朱子理念与时代精神的穿越对话,一次传统文化与创新科技的精彩碰撞,一回宋式美学与沉浸体验的极致呈现,一轮国家团队与福建文旅的匠心打造,是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还将联动“闽韵风华”文化大观园等项目,构建全域、全时段、全年龄的文旅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