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并称“国家三大基金”,2025年度我省申报工作在全省的共同努力下,共有21个项目入选,文旅系统14个文艺院团项目、1个省美术馆项目入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闽江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福建艺术职业学院5所高校6个项目入选,共获资助金额2644万元,创下历史新高。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6年度申报指南已经发布,资助项目包含舞台艺术创作、美术创作、传播交流推广、艺术人才培训、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等五大类,申报工作将于2025年4月15日开始,6月15日截止。为进一步做好我省2026年度申报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清重要意义,强化组织领导
2026年度申报工作已全面启动,福建申报工作由省文旅厅牵头,省文旅厅、省教育厅共同推动。各地文旅行政部门、文艺院团、高校及相关单位、个人要充分认识项目申报的重要意义,积极发挥基金的政策引导、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做好申报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将申报工作作为本地本单位年度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更多“闽派”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推进我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把申报工作与单位日常精品创作、人才培养、传播交流等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积极申报,扶持推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推动更多优秀人才加速成长。高校和艺术单位要提高组织化程度,成立专班或指定专人,明确职责和目标,积极联动,加强指导,重点鼓励和组织集体项目申报,同时发动和辅导个人申报,建立符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项目申报规律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二、把握政策导向,强化固强补弱
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与上年度相比,在资助要求、范围、申请额度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各单位要组织认真学习研究申报指南,把握申报重点、新的变化和政策导向,全面准确理解政策申报要求和调整内容。如舞台艺术创作资助,大型创作项目主演应为本单位演员,主创应以本省为主;中小型创作项目资助额度提升,扶持县级及以下单位申报。各单位要聚焦基金年度资助重点和我省重点任务,突出本地本单位亮点,彰显项目特点,做好项目策划、储备和具体申报等相关工作。主动学习借鉴先进省市及院团、高校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有实力但入选项目偏少的单位,积极制定优化激励措施,鼓励高校建立“一校一策”辅导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申报热情,广泛动员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及个人申报,让每一个有潜力的项目和人员能报尽报。
三、锚定目标任务,强化指标考核
各地各单位要对往年申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文旅系统、教育系统要对照去年通知中的指标要求,对完成质量和数量情况进行分析通报。原则上,此次申报各省属文化艺术单位申报项目不少于2个(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申报项目不少于5个);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的各市属艺术单位不少于1个;其他设区市文旅行政部门组织申报的本系统项目不少于3个;各地市县级以下院团等单位不少于1个;符合条件的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作品均应参加申报。各艺术类院校、有相关艺术院系的高校申报项目原则上不少于5个,重点跟踪项目不少于2个。各有关单位要主动作为,力争人人关注、人人知晓,力求多报项目、报好项目,争取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项目申报,进一步提升申报积极性与成功率。申报及入选情况应纳入单位及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内容,并作为省级艺术类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健全保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省文旅厅艺术处将会同省艺术研究院,在申报、答辩等各重点环节,与申报单位及人员密切联系,指定专家和专门工作人员进行重点辅导。鼓励各地、相关高校等对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按一定比例给予配套奖补;在成果认定、使用效力等方面,参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将国家艺术基金作为国家级项目给予充分认可,补充完善至单位现有相关科研成果管理办法,纳入职称评定、科研考核加分项等。鼓励杂技类、木偶类加强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的申报,经典保留剧目、“天下第一团”加强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的申报。各单位应为申报项目提供时间、人员、必要配套经费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推动本地、本单位申报工作提质增效。
202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运作流程等内容,请关注“国家艺术基金”官网和官微查询下载。省文旅厅艺术处联系人:杨忠兴,联系电话:0591-87118013。国家艺术基金福建办公室依托省艺术研究院设立,各类资助项目联系人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福建新申报人员请加入“福建国艺金申报”微信工作群(之前年度已加入申报群的不用重复加入),在群内可对接具体业务咨询、获取培训信息等。
附件:1.国家艺术基金福建项目管理办公室联系人表
2.“福建国艺金申报”微信工作群二维码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福建省教育厅
2025年4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